這是今天上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時,老師講得一些概念引發我的想法,他談到的主要是「正向心理學」以及「復原力」的概念,讓我想起大二上小鄧的諮商理論時我便是負責「正向心理學」的範疇,雖然經過時間遷移,在老師詢問我時,我還有點無法完整述說其概念,可也後來慢慢掌握其過去熟悉的脈絡,當時的確也幫助有心裡困擾的我,紓解了一些空間,只是我怎麼都沒想到,原以為讀這種科系主要幫自己比較多,也因為下課時間老師一番話,讓我啟發其實我也能夠幫助別人,這跟大學訓練那種制式「坐在諮商室,用你所學得諮商技巧幫助人」似乎有些不同,我也得坦言,便是受到「用諮商技巧幫助人」這個條件的影響,助人都變得不助人,反而有點矯情,只是為了演練技巧,好像到了最後,也不是幫了別人,而是幫了自己,任何練習不過都是映證課堂所學,所以感觸不是那麼深,當時,我只認為「諮商輔導」是一種專業,可能有些遙不可及,可能可以幫助人,卻有些不平近易人,更精確來說,老實說給我個個案,我還真的不知道怎麼幫助他,但我知道可以用什麼技巧就是了,至於能不能幫助他,也不是我去關心的。

 

  再談到底老師講了什麼啟發了我什麼之前,主要還是回到「諮商輔導」這個範疇,到底學這個,我可以幹麼,這的確是個很現實的問題,退伍後,就得面臨出社會,找工作,這是一種壓力,也代表我長大了,得自己去闖天下,但問題是,因為所學得背景,老實說在人力銀行並非如此吃香,也不是那麼容易能找到工作,畢竟工作所要求的是實際技能,而「輔導諮商」實在太過抽象,他不像操作機械可以評鑑、學習,你今天說你很會「輔導」人,其實很難驗證,更何況「輔導」本身就不應該用量性方法去驗證什麼,畢竟那會因外在環境或者人的內在因素而改變成效,假如你說你很會開怪手,我給你一台去開,就能證明你說的真偽,可我無法拿一個個案給你試驗輔導成效,首先這根本不符合倫理,另外也有太多因素影響呈現,所以我一直認為,最難的學科其實是「人」,能夠改變「人」的因素實在太多,就算你熟讀心理學,也不一定能有效輔導人,「人」的思索太過複雜,比起「微積分」我倒覺得難上許多,「人」的問題入手很容易,但專精很難,最簡單來解釋,為何多年好友可以因為一點小摩擦斷交,毫無轉圜餘地,又為何對於素味平生的弱勢兒童你會激起同情心想去領養,你可以知道個大概,可是你想要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思考脈絡,就得從這個人做個很深入的分析,甚至得從他嬰兒時期,前伊底帕斯時期和母親客體關係談起呢,但這樣實在太複雜,所以我們會簡化說,斷交原因可能你踩到他地雷,領養原因可能是他的善心之類,這樣廣泛的解答或許解答了一部份,但不一定能職真正代表他的思索背後真意,所幸,大多數人也不太想去瞭解,所以也無妨。

 

  所以我便一直思索著,是否唯有成為「心理師」,才算成功,對於成功的定義,大家有所不同,在我身處的環境,其實很傳統的,成功便是賺很多錢,你操作機台也好,賣藥也罷,但「心裡諮商」並非算是傳統台灣大家所認知的那種產業,他可能付出的多,卻回報的少(指的是薪資報酬部份),甚至也有許多不了解的部份,就曾經被質疑說,我學這個,哪有這麼多人可以給你輔導,雖然當下很生氣,現在想想卻是一笑置之,既然他人不懂我的專業,我又何苦想要說服他,那麼又回到一個問題,到底學「心裡諮商」可以幫我什麼,其實我知道他可以幫我什麼,但旁人不知道,就像一些外行人看到那些接受諮商者,以為談個幾次話就能改變什麼,可只有受諮商者才知道,對他的助益是什麼,我的感覺便類似於此,或許旁人不認為什麼,可我覺得對我自己有所幫助,那其實就夠了,只是說,今天老師的話,竟然引發,其實,「輔導諮商」可以很平易近人,可以擺脫我以為要用專精的技巧模式才能幫助人,我不一定要有專精的技巧,最簡單的,我只要有夠好得心理素質那就夠了,而這點,正也是我過去覺得學這門類科幫自己的地方。

zip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三國時代,荊襄隱士司馬徽,人稱水鏡先生,對著當時窮途末路的劉備推薦著兩個人,兩人也都是荊襄新生代代表,並冠予兩門名號,一人稱為「臥龍」,另一人稱為「鳳雛」,水鏡先生更是和劉備推薦這兩人才能,甚至說出,只要能得這兩人其一,便能安天下,「得一人安天下」的典故便是從這裡來的,而後來劉備不但獲得兩人,在蜀漢的未來之中,這兩人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位置,「臥龍」諸葛亮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詳,加上三國演義的刻畫,「多智近乎妖」,除了提出隆中對,建立蜀漢基本戰略之外,劉備死後,更是一人身負重擔,對內整合各方勢力,輔佐阿斗,統整政令,修明刑罰,對外五出祁山,北伐曹魏,實在功不可沒;另一個「鳳雛」龐統也是一個頗富盛名的謀士,在諸葛亮隆中對中的第二步中,發揮了絕妙功用,幫助劉備征討西蜀,接納益州,更是立定未來蜀漢地基,可惜天妒英才,在攻伐劉璋戰役中,被亂軍所殺,但犧牲自己,讓主子得到諾大土地,對於蜀漢前期功業的建立,也是很有貢獻的,尤其出謀劃策,研析兵法,替劉備尋得用兵之道,貢獻自然不再諸葛亮之下,可惜死的早,若有他與諸葛亮同活,安天下的遠景並不一定不可行!

 

  自然後世對於水鏡先生如此評價有所存疑,也有人批評著,劉備就算得到兩人,還是有著彞陵大敗,而後諸葛亮也是孤臣無力可回天,北伐屢次失利,後繼者姜維也是功虧一簣,最後落得被鄧艾、鍾會等人所盡滅,甚至有人開始翻案批評羅貫中三國演義將諸葛亮刻劃太過神化,認為諸葛亮根本不會帶兵打仗,對於此點,我當然有不同看法,但先回到水鏡先生這裡,這兩人曾師事於水鏡先生處,一個老師推薦學生去工作,自然要灌水,有些名號,人家企業主才會想用,就像現在社會一樣,你要求職,若有過去大學教授的推薦信,不是更有機會錄取嗎?水鏡先生自然也是這番打算,而後證明這兩人果然沒被看錯,如魚得水幫助劉備,而劉備也真夠大膽,對於毫不清楚來歷的兩個年輕世代,更是知人善任,而且也多次造訪諸葛亮,才有後來「三顧茅廬」,若是所託非人,只怕劉備早已被當時曹操南征大軍所吞滅,當然也有可能是當時劉備已經窮途末路,任何人才都想要一試,或許他打定就算這兩人沒有水鏡先生所說如此能力飛揚,至少也能有孫乾、簡雍之才,也是不為過,更何況人才多多益善,也無不可,當然水鏡先生也是當地算講話有力的人,也是具有美名的隱士,有名人推薦,可信度更添三分。

 

  若說諸葛亮不擅打仗,恐怕隴西集團的郭淮、郝昭、陳泰、費曜、張郃以及司馬懿等人,會從九泉之下跳起來大罵你一頓,當然三國演義有許多穿鑿附會,把許多原本不屬於諸葛亮的勝績,全偷冠在自己名下,如博望坡之戰火計是劉備出謀,赤壁之戰是周瑜主導,草船借箭是孫權奇計,空城計更是趙雲所設,這些卻都變成諸葛亮功績,當然不免有些人會去大肆批評,可批評到說諸葛亮不會打仗,卻又有些矯枉過正了,若他不會打仗,小小蜀國早已被北方曹魏所併吞,就算五次北伐失利,卻也能保蜀漢不失,或許諸葛亮稱不上「用兵如神」,但諸葛亮就算打敗仗了,也不會敗的太慘,只能說他在打仗表現中規中矩,他打仗的能力卻是遠不如他內政治國的能力,而再者,若諸葛亮不會打仗,強如司馬懿者,何苦懼怕諸葛亮之威,採取堅守?但需要承認的是,比起打仗,諸葛亮卻是遠不及他的對手曹操、周瑜、陸遜這些人,但也不是天差地遠,可能就是九十分和八十分的差異罷了。

zip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May 13 Tue 2008 00:12
  • 休息

托這次全大運的福
可以好好回家休息
終於可以暫時卸下在學校的身份
無憂無慮
可是我真的能無憂無慮嗎

zip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